《题西林壁》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于公元1083年任徐州太守时所做的诗,创作背景是苏轼游览徐州西郊龙山时,见山顶有块巨石,上刻有“西林壁”三个字,苏轼有感而发,题诗一首。
诗题中的“西林壁”是指徐州西郊龙山山顶一块巨石,因石上刻有“西林壁”三个字而得名。“题”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“写在上面”,所以《题西林壁》的意思就是“在西林壁上题诗”。
苏轼的这首诗只有四句,但内容却很丰富,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,也有对人生的思考。诗的前两句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意思是说,从不同的角度看山,山的形状也会不同。这句诗不仅描写了山的千姿百态,也寓意着人生的复杂多变。
诗的后两句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意思是说,如果不身处庐山之中,就无法真正了解庐山的真面目。这句诗既是对庐山的赞美,也是对人生的感悟。它告诉我们,只有亲身经历,才能真正理解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