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•张九龄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
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《十五夜望月》是唐朝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中秋节抒情诗,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感情,成为中秋节的经典诗篇。
「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」:中秋节的月亮从海上升起,此时此刻,无论身处何处,人们都可以看到这轮皎洁的月亮。诗人以寥寥数语,勾勒出一幅明月当空、万家团圆的动人景象。
「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」:赏月之夜,一对恋人因分别而思念对方,整夜睡不着觉。诗人用「怨」和「相思」两个字,表现了恋人的相思之情。
「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」:诗人为了赏月,整夜不睡觉,直到蜡烛燃尽。当他披衣起身时,才发现露水已经打湿了衣服。这句诗写出了诗人赏月的投入和对月光的喜爱。
「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」:诗人看着眼前皎洁的月亮,想要把它赠送给远方的恋人,但可惜月亮太大,无法装进手中。于是,诗人只能回到床上,在梦中与恋人相会。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《十五夜望月》是一首中秋节的经典诗篇,诗人以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感情,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景和人们的思乡之情。这首诗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,至今仍是中秋节必读的诗篇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