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上善若水》出自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八章,原文如下:
```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```
最高尚的品德好像水。水总是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,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,所以最接近于道。居住在适宜的地方,心地谦虚深沉,给予别人恩惠而不求报答,说话诚实可信,治理政事有条不紊,做事能干,行动合乎时机。正是因为它不与万物争利,所以没有怨恨。
“上善若水”:最高的境界,如同水一样。水性柔顺,滋养万物,不与万物争利,所以是最接近于道的。
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:水善于滋润万物,但从不与万物争利。它甘居低下,滋养万物,却从不求回报。
“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”:水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,比如低洼之处、污秽之地,但它依然能够滋养万物,所以最接近于道。
“居善地,心善渊”:居住在适宜的地方,心地谦虚深沉。
“与善仁,言善信”:给予别人恩惠而不求报答,说话诚实可信。
“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”:治理政事有条不紊,做事能干,行动合乎时机。
“夫唯不争,故无尤”:正是因为它不与万物争利,所以没有怨恨。
《上善若水》这首诗的寓意是,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,柔顺、滋养万物、不与万物争利。人们应该学习水的品德,谦虚谨慎、宽容忍让、乐于助人,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