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牧《清明》这首诗是写于唐朝末年,当时社会动荡不安,百姓生活困苦。清明节本来是人们扫墓祭祖的日子,但在这特定的历史背景下,清明节变得更加令人悲伤和沉重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
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:清明节期间,雨水绵绵,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。
路上行人欲断魂:清明节扫墓的人们,在雨中行走,显得更加悲伤和沉重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:诗人身处异乡,想要找一家酒馆喝点酒,排解一下心中的忧愁。
牧童遥指杏花村:一个牧童告诉诗人,不远处有个杏花村,那里有酒馆。
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百姓苦难的忧虑,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悲欢离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