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
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
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,是一首描写清明节时节的诗。
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又称踏青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,民间一直延续着扫墓、祭祀、踏青、荡秋千、蹴鞠、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活动。
清明时节,天气阴沉,雨纷纷落下,让人感到悲伤和惆怅。
清明时节,路上行人络绎不绝,他们有的去扫墓,有的去踏青,有的去祭祖,也有的去游玩。无论是什么目的,他们都心事重重,因为清明节是一个思念亲人的节日,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逝去的亲人,难免会感到悲伤和痛苦。
行人走在路上,看到雨越下越大,于是就想要找一家酒家躲雨。他问牧童:“酒家在哪里?”
牧童遥指着远处的一座村庄,说:“那里就是杏花村,那里有一家酒家。”
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时节的阴沉天气和人们的悲伤心情,也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