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成龙(1617年-1684年),字北溟,号于山,山东省高唐县庞家村人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进士,康熙年间历任陕西巡抚、吏部侍郎、内阁学士、兵部尚书、刑部尚书、户部尚书,两江总督、文华殿大学士等职。于成龙一生为官清廉,刚正不阿,以“清勤正直,持法不挠”的作风闻名于世。康熙帝对他的评价是“清正廉明,始终一节”。
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于成龙因病去世,康熙帝闻讯,深感痛惜,亲笔写诗悼念。这首诗名为《哭于成龙》,收录于《御制诗集》中。
于山朴翰林,
才藻灿云ình。
刚直比松劲。
廉能冠一朝,
负疚而归正。
岂是寻常臣,
身死犹光映。
康熙帝用朴实无华的语言,高度赞扬了于成龙的为人为官之道。这首诗不仅是康熙帝对一位忠臣的悼念之作,也是对清朝官吏的谆谆教诲。
总之,康熙帝给于成龙的诗是对他清廉、刚直、负疚而归正的品格的高度赞扬。这首诗不仅是康熙帝对一位忠臣的悼念之作,也是对清朝官吏的谆谆教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