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:
这首诗写于1800年(嘉庆五年),当时作者70岁,正在浙江绍兴老家闲居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首联写出了乱世中百姓的苦难,老无所依,幼无所养,令人心痛。颔联写出了作者看到满目疮痍的景象而产生的悲愤之情。颈联写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希望天下太平,人民安居乐业。尾联写出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,相信终有一天乱世会结束,天下会太平。
赏析:
《己亥杂诗》其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通过对乱世中百姓苦难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诗歌语言平实浅显,却字字珠玑,发人深思。
诗歌开篇两句,作者写出了乱世中百姓的苦难,老无所依,幼无所养,令人心痛。“老无衣,幼失学,一村皆载道旁哭”,这短短的十四个字,却写出了乱世中百姓的悲惨境况,让人读来不觉凄凉。
诗歌颔联,作者写出了自己看到满目疮痍的景象而产生的悲愤之情。“破屋病夫,扶不起,一家忍死待天明”,这写出了乱世中百姓的绝望之情,他们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,只盼着天明,盼着乱世早点结束。
诗歌颈联,作者写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希望天下太平,人民安居乐业。“太平非无望,尚须百战方能平”,这写出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相信终有一天乱世会结束,天下会太平。
诗歌尾联,作者写出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,相信终有一天乱世会结束,天下会太平。“且休坐困三公府,聊把诗篇说太平”,这写出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,相信终有一天乱世会结束,天下会太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