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秋诗》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象的五言古诗,它的内容是:
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
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。
下者飘转沉塘坳,南村童稚齐解嘲。
或笑携来掩其顶,或取覆面为胡帽。
或燃之而取其焰,或咀之而号其曹。
人生贵贱各有时,遭值不齐道不同。
愿君却脚须进步,立身行道始为名。
这首诗是诗人孟郊在845年秋季所作。当时诗人仕途失意,生活贫困,却仍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,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。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秋天风大茅飞的景象,表现了秋天风势的狂暴和诗人生活环境的动荡不安。诗的中间六句描写了村童对飞茅的各种戏耍,表现了诗人对儿童天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诗的最后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抱负,突出了诗的主题。
《秋诗》这首诗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。诗歌语言朴实无华,通俗易懂,但却能准确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和儿童的动态,表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。诗歌的节奏明快流畅,富于音乐感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