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人张继创作于唐朝天宝十载(751年),当时他正乘船从苏州前往杭州。夜泊枫桥,诗人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。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月落乌啼霜满天:月亮已经落下,乌鸦在哭泣,天空中飘满了洁白的霜花。
江枫渔火对愁眠: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点点渔火,在诗人愁绪的映衬下,显得更加萧瑟、凄清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: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,是唐朝著名的古刹,以钟声悠扬而闻名。
夜半钟声到客船:夜半时分,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,打破了寂静的夜晚。
这首诗描绘了枫桥夜泊的景色,以及诗人旅途中的愁绪。诗中,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使诗歌意境更加生动、优美。
这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是唐诗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。诗中,诗人通过对枫桥夜泊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旅途中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。这首诗也是诗人张继最著名的作品之一,它被收录在《唐诗三百首》中,并被后人传唱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