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的《重阳》诗,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年)重阳节(农历九月九日)。当时,杜甫因安史之乱流离颠沛,生活困苦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,对亲人的担忧,以及对乱世中百姓疾苦的同情。
故乡秋夜久,旅泊老身衰。别离方异县,音信各相违。雁过衡阳去,人从剑阁归。故园肠断处,日暮正当归。
重阳独酌杯,菊花满樽溢。况是登高节,千秋万古时。他乡逢旧物,使我泪沾衣。况识人情苦,不堪阅世稀。
1. 故乡秋夜久,旅泊老身衰:故乡的秋夜很漫长,旅居在外的老朽身体衰弱。
2. 别离方异县,音信各相违:分别之后远在不同的县,音信不通。
3. 雁过衡阳去,人从剑阁归:大雁飞过衡阳向南而去,人们从剑阁向东返回。
4. 故园肠断处,日暮正当归:日暮时分,正是思乡断肠之时,应该是返回故乡的时候了。
5. 重阳独酌杯,菊花满樽溢:重阳节独自饮酒,菊花酒斟满酒杯。
6. 况是登高节,千秋万古时:况且今天是重阳登高节,这是千秋万古的佳节。
7. 他乡逢旧物,使我泪沾衣:在异乡看到旧物,使我不禁泪湿衣襟。
8. 况识人情苦,不堪阅世稀:况且我知道人情淡薄,世态炎凉,不堪忍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