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台所见的七绝诗是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作品,诗题为《己亥杂诗》,作于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六月十一日,诗人四十八岁时。这首诗写于登台望远时的心情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龚自珍
浩荡离愁白日斜,吟鞭东指即天涯。
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诗的第一句写诗人登台远望,看到浩荡的江水和西斜的太阳,心中充满离愁。第二句写诗人骑着马,向东远行,前途茫茫,不知何处是归宿。第三句写诗人看到落在地上凋零的花瓣,虽然没有生命了,但还能化作春泥,滋养花朵,给人以启迪。第四句写诗人从落花中得到启示,无论身处何地,都要为国家的前途而努力奋斗。
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,但感情真挚,意境深远。第一句中的“浩荡”和“白日斜”两个词,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登台远望时的心情。第二句中的“吟鞭东指即天涯”一句,写出了诗人骑着马,向东远行的孤寂和茫然。第三句中的“落红不是无情物”一句,写出了诗人看到落花后,对生命的感悟。第四句中的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一句,写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憧憬和希望。
这首诗是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清代诗歌中的名篇。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还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高尚的品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