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得道者多助”这句话出自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:“道者,万物之奥。善人之宝,不善人之所保。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。人之不善,何弃之有?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,得道的人,也就是那些领悟了事物奥秘的人,往往会得到很多帮助。善良的人的宝藏,不是善良的人所保守的。美好的言辞可以用来获得尊贵,美好的行为可以用来感化他人。人有缺点,为什么抛弃他们呢?
这句话的背景是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,是一个群雄逐鹿、战乱频仍的时代。在这样的时代,得道的人往往能够凝聚人心,团结众人,从而成就大事。
例如,春秋末期齐国政治家、军事家管仲,他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管仲之所以能够成功,就是因为他得道了。他洞悉了齐国的形势,制定了正确的政策,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和支持,从而成就了齐国的霸业。
再如,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、军事家商鞅,他辅佐秦孝公变法图强,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。商鞅之所以能够成功,也是因为他得道了。他洞悉了秦国的弊端,制定了正确的变法措施,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,从而使秦国走向了强盛。
所以,“得道者多助”这句话是有道理的。得道的人,往往能够凝聚人心,团结众人,从而成就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