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时期,边塞诗在诗歌领域里大放光芒,其中《从军行》是以从军将士的口吻来反映战场生活与思想感受的作品。岑参的《从军行》是唐代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边塞诗歌。《从军行》为乐府诗篇,属《鼓角横吹曲》中的一体, 共36首。这首诗是作者奉使出塞后创作的。诗中描绘了边塞十月征戍的壮烈图景,表现了卫国戍边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豪迈精神。
这首诗共七言歌行,分四节。首节从“临洮”写起,描写了边疆风光:西北边疆的天气十分寒冷,月光下,严霜凝结成冰,就像秋天霜降时一样。远处的山峰没有树木,覆盖着白雪,一片银白。士兵们怀着满腔慷慨的心情,离开长安,迈向边塞:“慷慨从军去,相期一节死。”这句诗表达了士兵们立志为国捐躯的决心。
第二节描写边塞将士出征时壮观的景象:大雪纷飞,旌旗猎猎,好似天兵天将,勇猛无比。士兵个个精神饱满,策马扬鞭,踏上了征途。“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。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”这首诗表达了将士们舍生忘死、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。
第三节描写了边塞的战争环境,并将士们坚韧的斗志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:“天兵照雪下,虏骑如星流。黄昏饮马傍交河,行人刁斗隔重城。”其中的“黄昏饮马傍交河,行人刁斗隔重城”对比手法,将边 Frontier poets boldly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 kamikaze-like action of the battles of life and death ,“边人无定居,西来且莫还” border The soldiers had the samurai spirit, but also expressed their homesickness and thinking of their loved ones.
第四节回忆了出征前与亲人的难舍难分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担忧。诗人巧妙地将边塞战士与家中亲人的形象交织在一起,表达了战士们征战沙场的坚定意志,使全诗的立意更加深远,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这几句千古绝唱,以豪迈的笔触,展现了作者作为戍边将领的英雄气慨和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,表达了作者对自己、对国家、对民族的无限信心,使此诗成为激励后人保家卫国的励志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