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.杜甫
圣代无隐者,自耕亦何妨。
开门见山雪,漫作陇头香。
岂知春色早,迎得百花香。
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寒窗?
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(762),时杜甫流寓成都。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早春时节所见的景色和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。
圣人治世,百姓安居乐业,隐居山林修道修行之人也不复存在,我这样亲自躬耕田地,又有什么值得避讳的呢?
一打开门,便看见满山的积雪,像一条条银白色的长龙,蜿蜒盘旋在田陌之间,散发着清新的香气。
哪里想到春天已经悄然到来,百花争相开放,姹紫嫣红,馨香扑鼻。
春风轻柔地吹拂着,好像不认识我一样,轻轻地吹进了我的寒窗。
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清新美丽的景色,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。
颔联“开门见山雪,漫作陇头香”写出了诗人开门后所见的景色。满山的积雪,像一条条银白色的长龙,蜿蜒盘旋在田陌之间,散发着清新的香气。诗人用“漫作陇头香”来形容雪的香气,既形象生动,又富有诗意。
颈联“岂知春色早,迎得百花香”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。诗人原以为春天还早,没想到一开门就闻到了百花的香气。他惊喜交加,不禁感叹道:“春天已经来了,它带着百花香气,向我走来了!”
尾联“春风不相识,何事入寒窗?”写出了诗人对春风的喜爱和疑惑之情。春风轻柔地吹拂着,好像不认识我一样,轻轻地吹进了我的寒窗。诗人感到很奇怪,春风为什么会吹进我的寒窗?难道它知道我喜欢春天吗?
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深远,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