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尾诗亦称“藏头诗”,也叫“回文诗”,是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,别开生面,耐人寻味。藏尾诗起源于六朝梁代。据唐代皎然在《诗式》中说:“藏头诗,梁时始也。”梁简文帝萧纲,工于隐语,每每为诗,常使宫嫔藏头读之,故称“藏头诗”。
藏尾诗有多种形式,最常见的是首尾两字或每句最后一字连缀起来,可以构成一个句子或一段话;另一种是各句句尾的一个字连起来,读首句末一个字,接着读第二句末一个字,依次类推,可以构成一组句子或一段话,这样的诗作最能体现作者的匠心和才思。
1. 石帚诗,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藏头诗。这首诗的题目为《石帚诗》,首尾两字连缀起来,正好是“石帚”二字。这首诗的每句句尾的一个字连起来,读首句末一个字,接着读第二句末一个字,依次类推,可以构成一句话:“石帚扫雪山,秋风满天香。”这句诗不仅写出了石帚扫雪山的景象,还写出了秋风满天香的意境,可谓一箭双雕。
2. 东风第几枝,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藏头诗。这首诗的题目为《东风第几枝》,首尾两字连缀起来,正好是“东风”二字。这首诗的每句句尾的一个字连起来,读首句末一个字,接着读第二句末一个字,依次类推,可以构成一句话:“东风第几枝,红梅不待春。”这句诗不仅写出了东风吹来的春意,还写出了红梅不待春开的景象,可谓一语双关。
3. 寻春不计风絮乱,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藏头诗。这首诗的题目为《寻春不计风絮乱》,首尾两字连缀起来,正好是“寻春”二字。这首诗的每句句尾的一个字连起来,读首句末一个字,接着读第二句末一个字,依次类推,可以构成一句话:“寻春不计风絮乱,幽谷自有花开时。”这句诗不仅写出了寻春的乐趣,还写出了幽谷自有花开时的意境,可谓一语双绝。
藏尾诗的艺术特色,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 构思别致,匠心独具。藏尾诗作者别出心裁,在诗歌创作中加入了藏尾元素,使诗歌具有了别致的构思和匠心独具的艺术特色。
2. 耐人寻味,回味无穷。藏尾诗需要细细品味,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玄机。当读者发现诗歌中的藏尾元素时,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,从而对诗歌产生回味无穷的兴趣。
3. 言简意赅,含蓄隽永。藏尾诗往往言简意赅,但意蕴深远。作者通过寥寥数语,就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,给人以含蓄隽永的艺术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