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马杜甫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乡,位于河南省巩义市。白马寺是中国的佛教圣地之一,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68年)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寺院之一。杜甫在白马寺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,其中一首就是《白马篇》。
《白马篇》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诗。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动乱,从公元755年持续到公元763年。在这场动乱中,杜甫流离失所,饱尝战乱之苦。公元759年,杜甫来到白马寺,并在寺中住了下来。在白马寺期间,杜甫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,其中就包括《白马篇》。
《白马篇》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一座里程碑。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,而且在思想上也有很高的价值。诗中所表达的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,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。
下面是《白马篇》的节选:
东都不到三十年,中路兵戈阻往还。
奔走通秦未达意,回首入洛久离颜。
白马翩翩杨柳直,黄鸟嘤嘤春草绿。
愧借东西游侠风,为报明时到此色。
季鹰贫病填沟壑,长岑蹭蹬绊江山。
客子相逢皆白发,坐来叙旧泪纷纷。
布谷一鸣随吾老,桑榆别路又阴阴。
雨晴晕色收丹碧,水落飞泉泻云根。
无限绿衣潜讽谏,满阶红萼待君恩。
严霜烈日难久耀,圣德惠风终不湮。
且待先贤扶颠顿,平头独坐使君尊。
《白马篇》是一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诗篇。这首诗不仅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