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灰吟》是元代诗人于谦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,诗的原文如下:
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
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这首诗是诗人于谦在景泰元年(1450年)被贬谪至广东韶州时所作。诗中,诗人以石灰自比,借石灰的坚贞不屈和宁死不屈的品格,来表达自己对朝廷黑暗腐败的愤慨和对清白做人的坚守。
千锤万凿出深山:形容石灰被开采出来的过程,既坚硬又沉重,需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从深山开采出来。
烈火焚烧若等闲:形容石灰在烈火中焚烧时,依然保持着坚贞不屈的品格,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。
粉身碎骨浑不怕:形容石灰在烈火中焚烧时,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畏惧,依然保持着坚贞不屈的品格。
要留清白在人间:形容石灰在烈火中焚烧时,依然保持着清白之身,不为世俗所玷污。
《石灰吟》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,通过石灰的坚贞不屈和宁死不屈的品格,来表达诗人于谦对朝廷黑暗腐败的愤慨和对清白做人的坚守。诗中的石灰,正如诗人自己一样,面对艰难险阻和世俗的诱惑,依然保持着坚贞不屈和宁死不屈的品格,最终留下了清白之身。
《竹石》是元代诗人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,诗的原文如下: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这首诗是诗人郑思肖在元末明初之际,面对国家山河破碎、民不聊生的局面,所写下的。诗中,诗人以竹石自比,借竹石的坚韧不拔和傲然挺立的品格,来表达自己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和对国家前途的信心。
咬定青山不放松:形容竹石的坚韧不拔,即使面对艰难险阻,依然坚持不懈,永不放弃。
立根原在破岩中:形容竹石的坚强和顽强,即使在贫瘠的岩石中,也能扎根生长,顽强不屈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:形容竹石的坚韧不拔,即使经历了千磨万击,依然坚韧不拔,永不屈服。
任尔东西南北风:形容竹石的傲然挺立,即使面对东西南北风,依然傲然挺立,不为所动。
《竹石》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,通过竹石的坚韧不拔和傲然挺立的品格,来表达诗人郑思肖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和对国家前途的信心。诗中的竹石,正如诗人自己一样,面对艰难险阻和世俗的诱惑,依然保持着坚韧不拔和傲然挺立的品格,最终留下了民族气节和国家前途的希望。